繪藍圖 立規(guī)矩 ——重讀毛澤東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
發(fā)布日期:2020-02-26 作者: 來源:學習時報
點擊:
1949年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中央在“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召開的最后一次全會。毛澤東在會上作的報告既向全黨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確定了新中國的大政方針,又為加強黨的建設,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做了堅實而充分的準備。重讀這篇報告,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該綱領明確提出了黨的任務,即要“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消除社會階級區(qū)分,承認無產階級專政,沒收機器、土地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這一綱領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即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正如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的,“我們共產黨人的一切目的,在于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中國共產黨在曲折與艱難中一步一步踐行著這個初心,雖百折而不回。歷經28年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國共產黨已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1949年3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作了《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充分闡明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勝利結束后,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已被消滅,中國共產黨面臨嶄新的歷史格局。毛澤東在報告中提出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的各項方針,完成黨面臨的轉變任務。此時的黨面臨著三大轉變任務:一是“開始了由城市到鄉(xiāng)村并由城市領導鄉(xiāng)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移到了城市”。同時“城鄉(xiāng)必須兼顧,必須使城市工作和鄉(xiāng)村工作、使工人和農民、使工業(yè)和農業(yè),緊密地聯系起來”。二是“解決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問題”,實現從落后的農業(yè)國向先進的工業(yè)國轉變的總任務。三是“由新民主主義社會發(fā)展到將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即在發(fā)展路徑上實現社會形態(tài)的轉變。這三大轉變歸結到一點,就是我們黨即將轉變成為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zhí)政的黨,“為了實現人民的統(tǒng)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
在報告中毛澤東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分析了當時中國經濟各種成分和黨所必須采取的正確策略,指出了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必由之路,批判了在這個問題上的各種“左”右偏向,并且確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將有較高的速度,規(guī)定了黨在全國勝利后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采取的基本政策,確定了新中國的大政方針,為建立新中國作出了戰(zhàn)略部署。
毛澤東在報告中不僅再次闡釋了我們黨為什么建黨和為什么革命的價值取向,而且強調了我們黨執(zhí)政要追求什么和用權力來干什么的行為準則,鮮明地提出了“兩個務必”的重要論斷。全會召開之際黨所處的內外環(huán)境和自身建設都有新的重大變化。在這樣偉大的革命轉折方位上,中國共產黨不但要做好政治、軍事上的準備,更為關鍵的是要做好組織上、思想上的準備。唯如此才能成為長久執(zhí)政的執(zhí)政黨,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
為盡快適應新的形勢,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xù)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和“初心”,預防黨內可能“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這四種不良情緒的滋生,防止意志薄弱者抵擋不住糖衣炮彈的進攻而被腐蝕,喪失先進性和純潔性。毛澤東鄭重告誡全黨,“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在勝利時要認識到潛在的危險,要眼光長遠、目標遠大,要認識到“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毛澤東用“三個更”強調了長期在農村根據地艱苦條件下發(fā)展壯大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之后,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和曲折。正是因為今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對全黨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沒有全黨同志“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必須學會在城市中向帝國主義者、國民黨、資產階級作政治斗爭、經濟斗爭和文化斗爭,并向帝國主義者作外交斗爭”,沒有全黨同志繼續(xù)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本色,謹守“初心”,鞠躬盡瘁、廉潔自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會議還根據毛澤東的提議通過防止黨員干部被糖衣炮彈腐蝕、喪失先進性的6條具體規(guī)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6條規(guī)定使全黨知敬畏、守底線,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鄭重提出‘兩個務必’,是經過了深入思考的。這里面,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上治亂規(guī)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也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為更好地加強黨委領導班子建設、提升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全會閉幕時毛澤東對長期以來特別是七大以來黨的工作經驗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從12個方面提煉并闡述了我們黨領導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寶貴經驗——黨委會的工作方法。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一、黨委書記要善于當“班長”,應該很好地學習和研究。二、要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不要在背后議論,“班長”和委員要互相諒解。三、“互通情報”,各委員之間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四、不懂得和不了解的東西要問下級,不要輕易表示贊成或反對。五、學會“彈鋼琴”,黨委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六、要“抓緊”,黨委對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緊”。七、胸中有“數”,對情況和問題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八、“安民告示”,開會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樣。九、“精兵簡政”,講話、演說、文章、決議案、會議都要簡明扼要。十、注意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十一、力戒驕傲,這對領導者是一個原則問題,也是保持團結的一個重要條件。十二、劃清“延安”與“西安”、成績和缺點這兩種界限。這12條方法既是對黨過去長期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也是對黨未來事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把握,體現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科學的工作方法和高超的領導藝術,折射了中國共產黨走向成功的重要秘訣。